老茶头的冲泡方法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老茶头,又名疙瘩茶,属于普洱熟茶的派生茶,2005年正式定名为老茶头。
在熟茶制作过程中,茶叶溢出的果胶,会把周围的茶叶粘连在一起,变成一块一块的茶疙瘩,就成为茶头或疙瘩茶,这些茶头经过再加工(筛分、捡剔、蒸压),制成老茶头散茶、茶饼或老茶头茶砖等成品茶。
老茶头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,既可清饮,也可混饮。
老茶头茶汤橙黄浓厚,香气醇厚,经久耐泡,冲泡三十余次后仍有茶香。
散茶。
老茶头是把硬而无法解散的茶头,在后续的精制过程中经过筛分、捡剔、蒸压,叫做切头撩脚即切茶,如果是制散茶,就省去压的工序,只蒸不压。
茶饼。
体形小的茶头经过稍长的蒸压后,可以柔制饼茶,即老茶头饼。
茶砖。
把硬而颗粒大的,无法解散的茶头,经筛分、捡剔、蒸制后,用机器压成茶砖。
投茶量。
老茶头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,一般是说老茶头的冲泡用紫砂壶或功夫茶盖碗比较合适。
老茶头的投茶量按照1:30的比率进行投放,即1克老茶头加入30克水,用紫砂壶或功夫茶盖碗泡的话,一次投入老茶头8克。
泡茶水温。
老茶头可使用滚水冲泡,滚水能使得茶味被快速浸逼出来,让茶香尽情挥发,还可以把茶叶中有效物质浸泡出来,只有高温滚水的洗礼才能得到老茶头畅快淋漓的绽放。
老茶头用滚水冲泡才能出它的本真。
洗茶。
首先,在紫砂壶或盖碗内加入烧开的滚水,盖上盖子约六十秒后倒出茶水,第一道茶为洗茶,茶水一般不饮用,只是用来洗烫杯子。
第二次也加入适量的滚水,约六十秒后再次倒出茶水,第二道茶称为醒茶。
老茶头这两次的茶水用来烫洗杯子或是用来养紫砂壶。
出汤。
老茶头冲泡讲究慢中有快,所谓慢是指在洗茶时,茶汤要在盖碗中停留六十秒左右,再把它倒出;快是指在洗完两遍茶后,到了品饮的茶汤,出汤就应该稍快,不然影响口感。
经过两次的洗茶后第三次加滚水后,闷泡二三十秒,冲泡出来的茶就可以品饮了。
这样泡出来的茶不但汤色清透,口感也很纯正,没有杂味。
老茶头在经过二十泡的冲泡后颜色开始逐渐变淡,这时就可以换茶了,一般老茶头可以冲泡20~30次之间,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整的换茶时间。
煮老茶头。
1、把泡不开的老茶头(也可以拿新的老茶头)放入壶中沸水煮饮,煮茶的工具多用陶炉或铸铁壶;
2、老茶头煮两到三分钟,到汤色惭浓、香气溢出就行了;
3、关于冷水还是开水投茶,如果是投新茶煮的话,先用滚水煮一次,如果是已经冲泡过的茶就没那么多讲究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