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

内存虚拟:[5]FancyCache怎么设置更好一些

内存虚拟:[5]FancyCache怎么设置更好一些
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

内存虚拟:[5]FancyCache怎么设置更好一些

前言:

为了加快系统速度,我们可以将系统内存或闪存虚拟成硬盘缓存。把从硬盘中读取的数据存入系统内存或闪存,使系统在下次访问该数据时可以很快从内存读取,避免再次读取速度较慢的硬盘,从而突破硬盘瓶颈,提升系统性能。

虚拟硬盘缓存,我们需要安装相应软件,如:FancyCache。

有人问FancyCache最优设置方法?其实个人认为没有什么最优最佳,具体设置要根据个人应用需求及电脑配置而定。

那么,FancyCache如何设置更好一些?如何设置更合适一些呢?

分区版和硬盘版在使用设置上均相同;

以硬盘版使用设置为例:

若有系统未识别内存,首先建议启用系统未识别内存;

参阅百度经验:内存虚拟:如何启用系统未识别内存

选中想要启动缓存的硬盘(或分区);

根据需求设置缓存粒度;

若你的内存充足,8GB以上,建议调小1~2档;

若你的内存一般,4GB左右,建议保持建议值不变;

若你的内存较小,2GB左右,建议调大1~2档;

如:我这里保持建议值;

官方介绍:缓存粒度: 一般该值越小,可以带来较高的性能,但同时也增大系统的额外开销,尤其当目标分区/硬盘的容量比较大时,较小的值将大大增加系统额外分配的内存值。程序自动会根据目标分区/硬盘的容量给出建议值,用户如果需要,可以在建议值的基础上调整1~2档

根据需求设置缓存大小;

这里完全根据个人应用需求及内存大小而定;

建议平时认真观察空闲内存大小;

建议缓存大小设置为空闲内存的80%左右;

如平时空闲1GB左右,那么设置为0.8GB较为合适;

若平时空闲都不足1GB,你再设个1GB以上的缓存,那就要用到虚拟内存(硬盘页面文件)了,就不合适了。

如:我这里是专用系统,空闲内存约3935-480=3455,能设缓存大小约3455*80%=2764;

但考虑到其它应用,我这里设置2GB缓存足够大的了,而且还有很多空闲内存或供系统调用;

官方介绍:缓存大小(一级缓存): 一级缓存由系统内存组成,因此该值表示从系统分配的内存大小用作选定分区/硬盘的一级缓存。

按需设置缓存算法;

建议选择LFU,让使用频率最低的数据首先被丢弃;

官方介绍:缓存算法: 当缓存数据满的时候,选择何种方式丢弃旧的缓存数据,以便有空间保存新的缓存数据。

LRU (Least Recently Used):最近最少使用调度算法,首先丢弃最近最少被使用的数据。

LFU (Least FrequentlyUsed): 最近最不常用调度算法,软件统计数据被使用的频率,使用频率最低的数据首先被丢弃。

按需设置缓存策略;

建议选择:Read/Write,对读取和写入操作均进行缓存。

官方介绍:缓存策略: 根据实际应用选择相应的缓存策略可以更有效的提高缓存命中率。

缓存读写: 对读取和写入操作均进行缓存。

仅缓存读: 仅对读取数据进行缓存,写入数据则不占用缓存。

仅缓存写: 仅对写入数据进行缓存,读取数据则不占用缓存。

建议选中“延时写入”;

按需设置延时时间;

若是笔记本电脑,建议安装好电池,并连接电源使用;

若是台式电脑,建议配备UPS电源使用;

如我这里,配备UPS电源后,设置延时12小时;

由于是专用系统,平时数据量缓存都用不完,故让平时尽可能不要写入硬盘,待电脑空闲不用时再写入硬盘;

官方介绍:延时写入: 当外部数据写入缓存时,通常也需要将这些数据写入至分区/硬盘。如果不勾选此选项,则每次收到写入请求时,同步的将数据写入到分区/硬盘,并等待分区/硬盘写入完成后才完成写入请求。这种方式和平时写硬盘的方式一致,不必担心突然断电造成部分缓存数据来不及写入硬盘,但是另一方面对写入性能也不会有提升。当勾选此选项,也即启用延时写入功能时,每次收到写入请求时,数据先写入缓存中,并完成该写入请求。同时缓存在后台根据算法和用户设置的延时时间,每隔一段时间将数据写入到分区/硬盘。这种方式可以合并在同一地址上的多次写入,并具有一定的数据排序功能,从而可以提升写入性能。但另一方面,用户需注意在突然断电或其它应用程序导致的蓝屏错误情况下,有部分数据可能还存在于缓存中未来得及写入,这会造成数据丢失。

按需设置“写入后优先释放缓存”;

如:我这里是专用系统,缓存充足,为了保障系统的性能,不勾选;

官方介绍:写入后优先释放缓存: 当此项勾选时,则包含待写数据的缓存在完成数据写入至硬盘后,将优先被丢弃。

按需设置“防止HDD C1过快增大”;

如:我这里是机械硬盘,勾选;

官方介绍:防止HDD C1过快增大: 避免部分机械硬盘,尤其是笔记本硬盘,的C1指标异常快速增大。SSD的用户不需要勾选此项,以便获取最佳性能。这里C1指"Load/Unload CycleCount",即磁头伸出/缩进的次数。

按需设置“均匀写入缓写数据”;

如:我这里设置的延时系统空闲时写入,不勾选;

官方介绍:均匀写入缓写数据: 默认情况下,当设置的延时时间到后,所有当前缓写的数据将被一次性地写入硬盘。当此项勾选时,缓写数据不是在延时到期后才开始写入,而是在整个延时期间内都会均匀化的写入硬盘。该选项主要防止突发大量写入造成用户响应迟滞的问题。通常用户不需开启这个选项。

按需设置“关机时丢弃缓写数据”;

如:某些环境下开机自动还原系统的电脑,本地无须保存数据,可以勾选;

我这里有数据要保存更新,不能勾选;

官方介绍:关机时丢弃缓写数据: 当此项勾选时,则在计算机关机时软件将丢弃尚未写入分区/硬盘仍在缓存中的数据。请注意此选项仅在特殊环境中使用,一般用户请勿勾选,否则可能会造成数据丢失。

按需设置“启用二级缓存”;

若你有系统未识别的内存、高速固态硬盘、高速闪存盘,可以考虑启用二级缓存;

如:我这里启用了系统未识别的内存,可以用来作为二级缓存,勾选“启用二级缓存”;

官方介绍:二级缓存: 用户可以使用系统未识别内存或闪存盘/SSD固态硬盘作为二级缓存。如前所述,一级缓存有系统内存组成,其读写性能要高于二级缓存,当然二级缓存的读写性能仍要比普通硬盘好。缓存数据首先保存在一级缓存中,当一级缓存满的时候,数据将从一级缓存中转存到二级缓存中。注: 二级缓存可能发送大量的交换数据写入,因此对于SSD/闪存的寿命有较大影响。

选中“系统未识别内存”;

并设置缓存大小为未识别内存的可用空间大小;

按需设置二级缓存算法;

如:我这里二级缓存使用的是系统未识别内存,选择MBU算法;

官方介绍:

MBU (Maximum Block Usage):此替换算法以提供最大缓存能力为目标。当二级缓存满负载时,二级缓存中的数据会被淘汰替换以便容纳新数据。此算法容易引起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之间频繁的数据交换。

LBW (Least Block Written):此算法以最少写入为目标。当二级缓存满负载时,不进行数据替换,即不再接受新数据写入。此算法主要用于SSD/闪存,以避免过多的写入。注: 虽然此时二级缓存不发生数据替换,但一级缓存仍进行数据替换。

缓存设置配置好后,单击“启动缓存”;

并重启电脑;

首先感谢亲们支持,为了便于查阅小编的其它分享,请点一下右上角的“有用”及“收藏”图标,并添加关注,谢谢!

案例软件环境:FancyCache

关键字:FancyCache如何设置更好、FancyCache要怎样设置才最大发挥硬盘的性能、FancyCache怎么设置、FancyCache最优的设置方法、FancyCache怎样设置才合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