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

孩子怕打针怎么办

孩子怕打针怎么办
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

孩子怕打针怎么办

宝宝一出生就开始接种疫苗了,刚开始还没打针疼痛的概念,随着年龄增长,会越来越敏感,慢慢地惧怕打针了,下面几个方面可以缓解宝宝打针的害怕心理,使宝宝变得勇敢。

第一招:接纳法

  不要骗宝宝说“打针不疼”。因为这会让他内心产生很大的矛盾感:分明就是很疼很疼,妈妈为什么非要说不疼呢?这会让宝宝多么困惑?!

  应该告诉宝宝“是的,有些疼,妈妈知道了”。让宝宝知道,对打针感到疼和怕是正常的。父母对宝宝疼痛感的接纳和认可,其实是最好的镇痛药。

  想让宝宝勇敢坚强,可以在平时用故事来告诉他,而不是在打完针之后,要求他“打针不哭才是好孩子”。

第二招:抚慰法

  与接纳相配合的,是给宝宝支持性的心理抚慰。

  比如,就要打针了,把宝宝抱在怀里,抚摸着宝宝即将打针的周围肌肤,轻声软语地抚慰宝宝。比如,宝宝打针感到害怕了,可以握住宝宝的手,重复说“妈妈知道了,妈妈在这儿呢”。

  此外,平时能给宝宝带来安抚的儿歌,这个时候也可以用上。

第三招:暗示法

  要注意少给消极心理暗示,千万不要用打针来吓唬宝宝。平时应该多讲讲小动物或小朋友打针不哭的故事。

  对大些的宝宝还可以讲讲打针的作用:你发烧了,就是你身体里边在打仗了,一边是好人,一边是坏人,打针是帮助好人这边打赢了,好人打赢了,你的病也就好了。

  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。

第四招:感染法

  宝宝对父母的情绪变化非常敏感,父母可能还没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变化,宝宝却已经准确无误地捕捉到了。

  如果他打针的时候妈妈本身很焦虑,那么妈妈的气味和呼吸等都会改变,这无异于告诉宝宝:可怕的事就要发生了。

  所以,在打针的过程中,父母要做到镇定平静,给宝宝积极的感染。另外,让他看到别的小朋友打针不哭的样子,或者看成人打针平静的样子,对宝宝都有积极的感染作用。

第五招:转移法

  宝宝打针,父母应该想方设法转移宝宝的注意力。

  带宝宝去医院时,可以带上他心爱的玩具,这样等待的时候,有玩具来陪他,可以分散他的注意力。宝宝就要打针了,父母可以在旁用玩具或别的新奇的东西逗引,让宝宝的注意力转移过来。

  转移法的一个重要好处是,可以淡化宝宝害怕打针的心理期待。为了淡化心理期待,还应尽量及时行动,看好时机,说打针了就赶紧去打针。

第六招:游戏法

  和宝宝玩医生与病人的游戏,让宝宝当医生或护士,也当当病人。这样习惯了,到看病打针的时候也就不那么害怕了。

  还可以通过游戏,让孩子接受并释放自己的情绪。

  比如,宝宝当医生,妈妈当病人哭闹着不打针。宝宝会发现,原来大家打针都是要哭的。妈妈的“哭闹”,是对他内心消极情绪的接纳和一种共鸣。一下子,曾经疼痛无助的感觉被痛快地释放出来,以后也就不再那么害怕打针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