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5年2月20日,中国第一座南极考察站建成,名字叫什么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中国第一座南极考察站叫做:长城站。
背负着十亿中国人的嘱托,591名队员经过42天不分昼夜的奋战,1985年2月20日,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——长城站宣布落成。创造了南极建站史上的奇迹。长城站的建成填补了我国科学事业上的一项空白,南极大陆从此有了中国人的身影。
布鲁塞尔的第十三次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上,中国一举赢得了南极条约协商国的地位,从此取得了对南极不断更多的发言权,而且取得了决策权。
在随后的30多年间,我国又陆续建成了中山站、昆仑站、泰山站,在东南极地区形成了一条断面。
扩展资料:
南极长城站的周边环境:
1、气候环境:
站址附近有长约2000 米,宽约 300 米的滩涂,为企鹅、鸟类、鲸、植物和化石的自然保护区。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,是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,全岛85%的面积为冰雪覆盖,所处位置为南极洲的低纬地区,四周环海,具有南极洲海洋性气候特点 ,被称为南极洲的“ 热带 ”。
年平均气温-2.8℃,最暖月1月平均气温约1.5℃ ,绝对最高气温可达13℃;最冷月8月平均气温-7.8℃,绝对最低气温-28.5℃。年降水量为550毫米,年平均风速7.2米/秒,全年风速超过10米/秒的大风天数为205天。
2、生态环境:
长城站附近地衣、苔藓、藻类植物生长茂盛,并且生长着南极洲仅有的4种显花植物,沿海地带是企鹅、海鸟和海豹的栖息场所和繁殖地,被称为南极洲的绿洲,是研究南极洲生态系统及生物资源的理想之地。
3、分布国家:
长城站周围分布有智利、阿根廷、前苏联、波兰、巴西、乌拉圭等国家的科学考察站,其中距智利的马尔什基地仅2.7千米。计有各类建筑物35 处,共2184平方米。已可以进行电离层、地磁、高空大气物理、气象、冰川和地震等项目的科学考察。
参考资料来源:人民网-新中国的第一丨这支队伍怀揣神圣使命远赴南极首建长城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