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

重阳节的传说

重阳节的传说
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

重阳节的传说

重阳节几乎是处在年尾时段,最后一个最为重要的节日,它与除夕、清明、中元,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,由此可见重阳节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。

那么,重阳节的传说都有哪些呢?

登高寻九节菖蒲

传说重阳节登高之俗,是始于秦始皇时,命令郑安期前往岭南寻找长生不老药,郑安期在白云山寻得九节菖蒲时,却不幸坠崖,后又乘坐仙鹤飞升。

因此,重阳节登高祈福,可以转祸为福,传说从此开始。

登高山带回雷电火种

古人认为山上云雾缭绕,为呼风唤雨的雷电之神龙所居,而且,高山的雷电可以带来火种,利用火种可以吃到去除腥味的熟食,美味佳肴。

因此,重阳节登高祈求神明给予希望,传说从此开始。

登高求仙除瘟神

青年恒景家乡遭遇瘟神,为了打败瘟神,他到东方一所最古老的仙山,以诚意打动仙人赐仙剑,并传授降妖仙术,最终学成下山,打败瘟神,拯救乡里。

因此,重阳节登高祈求免除灾祸,传说从此开始。

知晓了重阳节的由来,那么重阳节要做什么事情呢?

登高

金秋九月,天高气爽,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、健身祛病的目的,体现了人们希望驱邪避灾、祈求健康长寿、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望。南北朝时,登高避灾变成了郊外休闲。

重阳节后就到了霜降,因此人们喜欢争前恐后在霜降前上山采药材、挖野菜和狩猎,从而形成了登高风俗。北京有以攀登香山鬼见愁峰为乐之习,一在山高,二是秋高气爽。

悬茱萸

茱萸是一种中草药,香味浓,有驱虫祛湿、逐风邪作用。在头上插茱萸、在室内悬挂茱萸可避疫,在房前屋后种茱萸,也有“除患害”之效。

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,多灾多难,因此必须在重阳节悬挂茱萸以辟邪。

赏菊

我国自古就有在重阳节赏菊的风俗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,届时会举办菊!花大会,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。从三国魏晋以来,重阳聚会饮酒、赏菊赋诗已成时尚。在中国古俗中,菊象征长寿。近些年时,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,九月九日也就成了尊老、爱老、敬老、助老的节日。

采桑子 重阳毛主席人生易老天难老,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,战地黄花分外香。一年一度秋风劲,不似春光,胜似春光,寥廓江天万里霜。

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(唐)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茱萸少一人。

九日齐山登高(唐)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,与客携壶上翠微。 人世难逢开口笑,菊须插满头归。但将酩酊酬佳节,不作登临恨落晖。 古往今来只如此,牛山何必独沾衣。

每一个人都应该牢记我们的传统节日,过传统节日,吃节庆食物,传扬历史文化,弘扬民族主义精神,增强文化自信。